4月30日下午,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召開專題會議,宣布“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委員會成立。會議由協會秘書長溫連軍主持,協會領導及委員會專家代表參加,會議表決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組織方案及管理辦法。會議確定李中元同志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加年豐、王鳳鴻為副主任委員。
專家委員會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專家周宏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部教授、博導、國家生態環保部專家委員會專家張孝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博導、可持續發展專家趙建軍,山西省發改委原主任、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會長李寶卿,太原市原市長、山西省政府參事耿彥波,山西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山西省品牌與標準化建設促進會會長孫躍進,山西省政協社會法制委員會主任、研究員李勁民,山西財經大學校長、教授、博導劉維奇8人為首席專家;聘請山西省農業廳原一級巡視員董希德、太原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袁進、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董江愛、容海川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建生等33人為特聘高級專家。隨后,李中元會長為首批首席專家、特聘高級專家代表頒發聘書,并與大家座談交流。
李會長為加年豐、王鳳鴻兩位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
左:加年豐,山西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員
右:王鳳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院長、研究員
李會長為首席專家代表省發改委原主任李寶卿頒發聘書
李會長為特聘高級專家代表頒發聘書
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是全國首家地方綜合智庫,匯集了全省高校、科研機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專業、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高端人才,具有跨領域、多學科、專業化特征。成立“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委員會,是省智庫發展協會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十四五”規劃編制戰略要求,著力謀劃和參與全省及各市、縣“十四五”規劃編制、評審、評估的重大舉措。該委員會聘請了國內一批能源、經濟、生態、黨建等領域的著名學者和領軍人物為顧問,由省內長期致力于行業發展、規劃策劃理論和實踐的專家學者、高端人才組成。
省發改委原主任、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會長李寶卿發言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加年豐研究員發言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院長王鳳鴻發言
省農業廳原一級巡視員、農業專家董希德發言
太原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導袁進發言
容海川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規劃專家梁建生發言
成立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我省“十四五”期間面臨的形勢、發展的目標、存在的壓力和短板等特別是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進行了分析,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方法步驟等進行了探討。大家一致認為,“十三五”時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堅強領導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全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任務還很艱巨,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民生建設還有許多短板和不足。因此,科學編制全省及各市、縣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改革任務、轉型目標、發展方向,對我省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首席專家代表、省發改委原主任、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會長李寶卿在發言中認為,“十四五”時期,外部環境可能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和挑戰更多,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十四五”規劃編制必須要轉變思路以適應這種變化,既要和全省轉型發展相聯系,也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聯系。特聘高級專家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原一級巡視員董希德認為,我省是傳統特色農業省份,“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一定要更加注重糧食品種結構問題,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問題。特聘高級專家代表、太原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袁進認為,當前我省工業經濟對煤炭、焦炭等依賴度還很高,“十四五”時期必須圍繞焦炭的產業鏈做文章,在焦炭的設計、裝備、服務等上下功夫。
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會長李中元講話
省智庫發展協會會長李中元表示,專家委員會各位專家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建設新型大國智庫”,破解“百年未有之變局”現實難題,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要求,直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和變化,主動、積極、科學、務實投入到全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去。要發揮跨領域、跨學科優勢,引進全國智庫專家,融匯全省高端人才,就“十四五”規劃編制加強基層研究、強化應用研究、突出咨詢服務,為全省及各市、縣“十四五”規劃編制、評審、評估提供高端、多維、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與會專家合影